beats365亚洲版官网

乘高铁圆一场武侠梦

【字体:   

莲峰滴翠。方 毅 摄
华岳雄风牌坊。刘一江 摄
峨眉山“第一山亭”。胡志强 摄
终南山巅。吴世兰 摄
“天下第一仙山”武当山。卢家亮 摄
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江湖梦?白马啸西风,仗剑走天涯,那是何等的快意江湖。
  武侠小说家挥斥方遒,塑造了一个个经典武侠人物,让无数读者神往。武侠圈内,不得不提的人物是金庸。
  纵览金庸的作品,其情节跌宕起伏、文笔独树一帜,征服了众多武侠迷。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金庸的“铁粉”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先生的缤纷文笔里,还书写了一部别样的地理志。武当山、华山、峨眉山、终南山,一座座名山立体呈现于金庸的武侠世界里,或神秘,或雄奇,或幽深,或旖旎,引人入胜,令人叹为观止。
  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。”高铁是新时代的快马,且让我们驰骋大江南北,奔赴壮丽江山,圆一场曾经的武侠梦。
  圆通中和武当山
  金庸一生创作了15部武侠著作,其中《书剑恩仇录》《倚天屠龙记》《笑傲江湖》《侠客行》《飞狐外传》都写到了武当山。
  《倚天屠龙记》这部作品涉及武当派的笔墨当属最多。在第二回《武当山顶松柏长》中,金庸写道:“这日午后,来到一座大山之前,但见郁郁苍苍,林木茂密,山势甚是雄伟。一问过路的乡人,得知此山名叫武当山。”这一回,写的是张君宝(张三丰)在武当山开宗立派的故事。
  如今,从汉口站乘坐高铁列车到武当山西站非常便捷,最快只需两个多小时,便可以领略“亘古无双胜境,天下第一仙山”武当山的神采。
  “武当”之名最早出现于《汉书》。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置武当县。自唐代后,武当山备受历代皇帝重视,地位日益崇高。明代是武当山的高光时期,明成祖朱棣“北建故宫,南建武当”。他还把武当山封为“大岳”,地位高于五岳。明嘉靖年间,武当山被尊为“皇室家庙”,号称“四大名山皆拱揖,五方仙岳共朝宗”,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。
  对于武当山古建筑群,人们称之为“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”。1994年12月,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明代才子王世贞在《武当歌》中写道:“太和绝顶化城似,玉虚仿佛秦阿房。南岩雄奇紫霄丽,甘泉九成差可当。”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,采用皇家建筑规制,融人间、仙山、天国于一体,形成了“五里一庵十里宫,丹墙翠瓦望玲珑。楼台隐映金银气,林岫回环画镜中”的意境。
  在世情复杂的江湖中,张三丰没有依附他人,而是选择自立武当派,并且重情重义,摒弃门派偏见,他身上体现了清明澄澈的智慧和静穆高大的人格。读张三丰,会让人感到天地之大、人心之阔。置身武当山,可以体验到那种清虚自守、圆融无碍、慈善为怀的人文魅力。
  张无忌是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男主角,孤身打败六大门派高手,以弱冠之年担任明教教主,结束了明教多年来四分五裂的局面。他智勇兼备,为人仁厚仗义,领导明教群雄抗击元军,之后选择归隐。金庸曾经说:“像张无忌,人家侵犯他,一笑了之,不放在心上,这种人我很羡慕,自己做不到,这才是所谓的‘谦谦君子’。”似乎缺少所谓英雄豪杰之气的张无忌,却把“侠”字诠释得淋漓尽致。他不顾自己的生命、利益、名誉,只是为了追求正义。
  离仙界很近、离红尘不远,圆通、中和,四季如画屏,这就是武当山。
  奇险天下是华山
  “华山论剑”是《射雕英雄传》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。在第三十九回中,丘处机和郭靖“来到华山南口的山荪亭,只见亭旁生着十二株大龙藤,夭矫多节,枝干中空,就如飞龙相似”,然后,两人“缓步上山,经桃花坪,过希夷匣,登莎梦坪,山道愈行愈险,上西玄门时已须援铁索而登”。华山之险,在金庸笔下展露无遗。
  如今,从西安北站到华山北站,高铁最快不到半小时,异常便捷。
  华山的名字最早可追溯到《山海经》和《禹贡》。它有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峰,《水经·渭水注》说:“其高五千仞,削成四方,远而望之,又若花状。”华山分为华麓、华山峪、华山主峰、黄甫峪、瓮峪和仙峪6个景区,景点多达210余处,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、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,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来的千尺幢、百尺峡、老君犁沟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中华”“华夏”的“华”字便源于华山。这儿,也是神话传说《宝莲灯》中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。
  常言道“华山自古一条路”,华山的奇险天下无双。李白在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中写道:“西岳峥嵘何壮哉!黄河如丝天际来。黄河万里触山动,盘涡毂转秦地雷。”传说,韩愈与友人于唐贞元十八年(公元802年)登上华山绝顶,下山经过苍龙岭时,因害怕下不了山,便给家里写下遗书,投到崖下诀别。岩刻“韩退之投书处”说的便是这段逸闻。
  最令人难忘的是,在这险峰上,可见多处“华山论剑”石碑。
  越是绝境,越见风骨。郭靖一生与华山结下不解之缘,他用毕生践行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的精神,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,最终与妻子黄蓉、儿子郭破虏壮烈殉国。情怀与肝胆,成就了郭靖的“华山脊梁”。
  金庸先生选择华山“论剑”,选择华山作为令狐冲的出发地,自有深意。令狐冲出自华山派,却被掌门岳不群逐出师门。在江湖斗争中,令狐冲身体力行演绎着扶危济困、奋不顾身的侠义之道。
  奇绝天下的华山适宜安放武侠之心,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为华山撑起了另一种高度。
  “登高一唱与天地和韵,临渊一呼和古今共鸣。”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,英雄论剑,唯有华山。
  绰约仙境峨眉山
  从峨眉山站乘公交车40多分钟,便可抵达峨眉山景区。
  在旧版《倚天屠龙记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这其间宋亡元兴,花落花开,不知经历了多少人事沧桑。郭襄在四十余岁那年,突然大彻大悟,在峨眉山绝顶剃度出家,精研武功,其后稍收门徒,成为武学中峨眉一派。”在金庸的江湖中,峨眉山是一座女人山。他曾说:“我作品中最可爱的女人、最喜欢的郭襄女侠,就是峨眉派的创始人!”
  金庸笔下的峨眉女弟子飘然于江湖,仿佛一群善舞的仙子,世人眼中的峨眉山,也是一派清丽,有着女子的柔情。《峨眉郡志》曰:“云鬘凝翠,鬒黛遥妆,真如螓首蛾眉,细而长,美而艳也,故名峨眉山。”“峨眉天下秀”成为天下共识。
  走在如此清幽秀丽、绝尘脱俗的地方,让人不由得想起郭襄。
  在《倚天屠龙记》的开头,郭襄骑着青驴,游历大半个中国寻找杨过的消息,书中写道:“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,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,也便心满意足了。”她最终看淡一切,终生隐居峨眉山。
  现实中的峨眉山,文化遗产丰富,佛教、道教、武术、山茶文化在此蓬勃发展。它是中国佛教圣地,被誉为“佛国天堂”。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,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。当太阳的霞光照在峨眉山上时,祥光瑞气聚拢而来,为云海镶上了瑰丽的金边。峨眉山以“雄、秀、神、奇、灵”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  云深高隐终南山
  终南山是道教全真教的大本营,也是演绎杨过与小龙女惊世骇俗师徒恋的“舞台”。
  在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《倚天屠龙记》三部作品中,金庸难掩对这座名山的钟爱之情。在《神雕侠侣》第三回《求师终南》中,他写道:“这一天到了樊川,已是终南山的所在,汉初开国大将樊哙曾食邑于此,因而得名。沿途冈峦回绕,松柏森映,水田蔬圃连绵其间,宛然有江南景色。”在第六回《玉女心经》中,则如此描绘终南山的景色:“但见花丛有如一座大屏风,红瓣绿枝,煞是好看,四下里树荫垂盖,便似天然结成的一座花房树屋。”
  终南山既是全真派的发祥地,也是“寿比南山”“终南捷径”等典故的故乡。乘高铁到达西安北站,前往终南山非常便捷,换乘地铁、公交、景区直通车等抵达,便可领略终南秀色。
  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”这里自古就是有识之士的退隐之地。这里云集着各路隐士“大咖”,如李耳(太上老君)、尹喜(文始真人)、赵公明(财神)、商山四皓、张良、汉钟离、孙思邈、钟馗、王维、刘海蟾、王重阳等人。
  如今,终南山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“素颜”,山间云雾缭绕,幽谷生鸟鸣,是世人暂且逃离尘嚣、沉淀心灵的绝佳去处。更有数万人遁入终南山修身养性,以寻求心灵的安宁。
  “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”行走终南山,只觉得自己就是杨过,或者是小龙女,渴望安安静静地厮守,也渴望为山河舍生取义。隐世与出世,成就了终南山。
附件:
回到顶部